1.計畫




    苗栗縣107-108年發展美感學習角落或地圖實施計畫
審查資料

方 案 名 稱
 在地美·學生活希望森林-

苗栗縣卓蘭鎮內灣國民小學
 苗栗縣107-108年發展美感學習角落或地圖實施計畫報名表
學校名稱:苗栗縣卓蘭鎮內灣國民小學                             
方案名稱:在地美·學生活–希望森林                                                
主要聯絡人資料: (往後訊息通知將以e-mail為主,務請詳填)
姓名
學校電話
住家電話
傳真電話
行動電話
莊雪芳
04-25892094#203
04-23104293
04-25895992
0921-377430

E-mail

郵寄地址
hsueh.chuang@gmail.com
苗栗縣卓蘭鎮內灣里120
填表須知:
1.          請依報名表格式欄位確實填寫,主要聯絡人資料請務必填寫完整,以利聯繫;若不符合下述規定,將不予審查:
1)學校名稱務請填列全銜(包含公私立、鄉鎮市區及學習階段等資料),
2請自行設定一個教學團隊名稱,名稱長度以中文字10個字為上限。
3請自行設定一個方案名稱,主題名稱請以15個字(含標點符號)為上限。
2.          經報名確定後,所有參賽資料之製作(名錄、獎狀…)皆以此表為據,請務必再三查核,若有疏漏,自負全責


苗栗縣內灣國民小學107-108年發展美感學習角落或地圖實施計畫
(在地美·學生活希望森林)
壹、計畫依據
   ()依據107-108年教育部補助直轄市及縣()政府辦理美感教育計畫辦理。
   ()依據苗栗縣107-108年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辦理。
貳、計畫目標
    一、營造具有美感之校園環境教學情境,協助師生培養細膩而沈潛的人格形塑、與對美
        的素養,創造美感體驗和文化探索,並達成境教的目標。
    二、藉由美感角落的參與改造,催化校園美育的改善認知,創造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對
        話的場域。
    三、營造兼顧自然環境、在地文化、學校需求及整體美感之校園教育場域,彰顯學校區
        位環境特色。
    四、創造希望森林美學,融入課程再製學習新體驗,達成生活即藝術,藝術即生活,豐
        富生命層次。
參、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
    二、主辦單位:苗栗縣政府
    三、承辦單位: 苗栗縣卓蘭鎮內灣國民小學
肆、整體校園美感環境現況檢討分析
一、 學校地理環境
內灣位於卓蘭鎮的東邊,東邊為小雪山山脈,北邊則以大坪頂和食水坑接壤,西邊與上新里相鄰,南邊則以大安溪和東勢隔水相望。大安溪從大雪山山脈流出後在內灣形成一個向內彎的弧形沖積平原,此地即為現在的內灣。學校附近社區集中,學區內有內灣社區及東盛社區。學校距離交通要道約600m,四周為蒼翠綠林,環境清幽景緻優雅,除了遍佈果農種植的四季蔬果外,高大蓊鬱的林木是學校天然綠籬、四季蟲鳴鳥叫不絕於耳;枝幹優雅的松樹林更彰顯出得天獨厚的綠色校園,儼然成為天然的環境教育教材園。恬靜優雅的校園裡迴盪著孩子們活潑的笑鬧聲及爽朗的讀書聲,這座蓊鬱寧靜的郊區小校,宛如世外桃源。
二、   學校現況
內灣國民小學(分班)成立於民國46年,改制後創校於民國571220日,至今已創校55年。目前全校國小部6個班級,學生數60人;幼兒園1班,學生數25人,共計教職員工19人。
    原有校舍為單一長排建築,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後多處毀損,承蒙中華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泰英,感念故里,捐資興建思源樓39間教室,現思源樓採客家村落建築並搭配歐式建築外觀,具現代化雄偉外觀及古樸氣質,提供師生優質的教學環境,奠定未來發展的基礎。
    內灣國小雖位處苗栗偏遠小鎮,然而蜿蜒的大安溪孕育出豐饒的平原,內灣東盛地區為全國知名的觀光果園專業區,全區多達230戶業者經營高品質葡萄園,果實顆粒碩大,糖度高,品質絕佳。內灣自然環境優美,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非常適合各類蔬果的生長,學校家長大多數從事高經濟的果樹耕種或短期蔬菜耕作,平時忙於農耕鮮少陪孩子休閒娛樂,因此這裡的孩子單純活潑卻也較缺乏文化刺激。有鑑於此,全校老師用心教學並主動爭取各項計畫,致力提升孩子豐富多元的視野,增進對自我存在意義的探索,創造自我的存在價值,希冀引領孩子穿越地域與環境的限制,讓想像乘著風的翅膀盡情遨遊飛翔。

三、   整體校園美感環境現況分析

   校園角落現況缺點分析
   校園角落現況優點分析
1.校門位於司令台後,須徒步登階(50)且離馬路甚遠,已少有學生行走;目前幾乎所有家長接送皆由後校道,校門已形同虛設。
1.校園四周為蒼翠綠林,環境清幽景緻優雅,尤以思源樓前大片松樹林,林木高聳蓊鬱是學校天然綠籬、四季蟲鳴鳥叫不絕於耳。
2.思源樓有三層,為班級教室主要上課區,新舊棟大樓樓地板高低不一,廊道皆以樓梯連接,目前並無經費增設無障礙設施。
2. 校園遊樂設施及體能運動場地充足,學生能盡情跑跳。松樹林間高聳的林木群是低年級孩子們最愛的躲貓貓場地。
3.舊大樓有二層,為行政辦公區及科任教室,樓頂並無加蓋屋頂,漏水及日晒嚴重。
3. 學生餐廳前的生態水池區,水生植物、動物豐富。延續的數個花圃四季翻種不同蔬菜,是最佳的食農生態園區。
4.思源樓一樓後側日照不足且潮濕,導致青苔生長快速,尤其木地板遇雨濕滑十分危險。
4. 校園花圃植栽、草地修剪得宜,學生晨掃盡責認真,整體校園乾淨清爽、恬靜優雅,宛如世外桃源。
5.校園彩繪牆「草原上的天空」原為學生最喜歡逗留之地,但因年代久遠、色彩斑駁黯淡,已漸失去光環,實屬可惜!
5.藝文教學深耕計畫已連續執行5年,學生創思作品與校園空間完美結合,校園松樹林成為學生作品最佳的展示舞台,裝置藝術作品更令訪客及社區家長們驚艷!




伍、執行團隊(須包含校長、教職員等)
姓名
服務單位
職稱
任務
宋銘豐
內灣國小
校長
召集藝術教育相關會議
莊雪芳
內灣國小
教導主任
統籌規劃及督導各項藝術教育執行,檢核指標及研擬改善策略。
劉奕夆
內灣國小
總務主任
負責教學場地安排,經費採購等。
林佳慧
鄭淑芬
內灣國小
教務組長
學務組長
負責課程編排及調整,學生相關事務。
施嘉閔
徐文玲
詹焜能
簡秀娥
江秀娥
劉美玲
羅云品
內灣國小
教師
1.檢核指標及研擬改善策略。
2. 藝文課程協同教學。
3.優良教學活動設計及教材
  彙整。
4.成果展演執行及規劃。

劉仲偉
社區代表
家長會長
建議並參與督導各項藝術教育執行
林惠陽
「花自在」食宿館負責人
外聘專家
藝術與人文教師增能研習外聘講師
空間規畫及室內設計師
詹自強
豐田國小
外聘專家
木作手創藝術家
「小鎮的溫柔時光」文創市集發起人
王智誼
鄭惠仙

藝術家
外聘教師
外聘繪畫藝術家,根據指標授課,並隨時依小組建議檢討改進之。
林金珠
內灣國小
主計
負責經費憑證審核及核結。

陸、計畫期程:
計畫期程:自1071月起至1087月止。
柒、參與對象與人數:
    內灣國小全體親師生,約100人。
捌、計畫執行內容:
一、具體構想。
    美感教育於102827日頒佈實施試辦,從103年起正式推動執行,是政府繼「12年國教」之後所推動的國家重要教育政策。為何要這樣重視學校的美感教育?到底美感有何重要?美感能提升自我素養,美感可以傳達情感,美感可用以傳播文化,美感能夠增進生活品質,美感可以創造美學經濟,美感可以增加競爭力。也就是,美感關係到每個人的生活,美感必須從自身培養,進而至學校、社會,讓美感成為國民基本素養(姚村雄,2015)。
美感是一種觀念、氣質與生活態度,美感教育應從生活中實踐、學習,而學校美感教育的具體實踐便是創造美感的學習角落及校園。有鑑於此,從本校整體校園美感環境現況分析中,我們希望從孩子們最熟悉最喜愛的角落開始,即是校園彩繪牆「草原上的天空」。
具體構想為透過適當的校園色彩計畫,不僅可以增進校園環境活潑變化,改善空間辨識引導效果,並能創造出校園環境美感,形塑出學校美感特色,再輔以美感學習角落的建置,以「希望森林」為發想,讓美從校園松樹林醞釀、發酵至整體校園環境,透過有計畫進行學習角落美化再造,以形塑具有特色的美感校園環境,達到美感境教學習之成效。

二、執行內容。
 
    利用校園原有彩繪牆結合牆後木座椅休息角,營造兼具色彩美學及閱讀氛圍的學習角落,視野延伸可至松樹林,希冀營造出「希望森林」的恬靜、悠閒的生活美學角落。期待內灣呈現「在地美」、實踐「學生活」,成為一個在環境上有機且充滿蓬勃希望的特色校園。
預計分為三期:
第一期「彩繪牆」施作(前後兩面):以「希望森林」為主題,運用色彩美學設計彩繪吸引孩子目光的彩繪牆。並以此為特色主題吸引社區民眾到校休憩遊玩,提升學生美學視野並宣揚美感教育。
第二期「石砌花圃」施作(彩繪牆後方): 彩繪牆後方石砌花圃因日照不足,花草生長不易一片乾枯,將石砌花圃填平並架釘實木,與原有木椅相呼應。
第三期「美學課程」融入: 以「希望森林」為發想,進行美學課程的研發及設計。包含文創小卡設計及攝影比賽等。
   「校園美感學習角落」藉由專家諮詢團隊引導學校思考校園環境美感再造問題,喚起師生的校園美化參與與自我學習環境的了解、認同,藉由校園環境現況的診斷、檢討,規劃與改造設計,以完成校園美感環境改造,發展特色學校與在地文化認同、歸屬感, 並創造具有美感與在地化特色的校園環境,達到境教學習之目標。


 三、執行策略及方法。
規劃: 1.檢討校內環境現況。
      2.成立規畫執行小組,討論校園再造計畫及目標。
實施1.邀請林惠陽空間規劃師,蒞校進行評估及可行方案。
      2.進行學生課程內容設計及實施,完成校園再造計畫內容。
檢核: 1.邀請資源單位協助檢核、評估。
      2.請社區農村再生及社區發展協會協助。
行動:爭取經費及成立工程控管小組,進行各項工程。


(一)    實施時程與內容:
時程
流程
執行方法
目的
參與人員
1 月
啟動
諮詢老師,社區居民與在地空間專業者
預告並尋求資源
校長、老師 社區、專業者
2 月
執行小組成立
成立計畫執行小組,將學生也納入小組內,讓學生也能知道並參與計畫
討論凝聚共識
校長、老師 社區、專業者
2-3月
推動計畫擬定
小組成立後,擬定推動計畫,主要以參與及空間改造為目的,擬定推動機置
確認計畫執行架構
小組成員
3-4月
校園美感環境現況檢討分析
使用者生活經驗收集與意見調查
融入課程,讓學生也能一起體驗空間,討論空間的美與不美
專業者就目前空間作專業分析與建議
發現問題
空間專業者全 校 師 生 社區民眾
5-6月
議題與規畫方向確認
依前階段分析檢討結果,確認議題並指出未來美感環境的規畫方向
確認議題師生參與
空間專業者
全校師生社區民眾
7-9月
校園美感環境規劃方案發展
師生參與設計,一起發想規畫方向並提出不同校園規畫方案(至少兩案)
師生一同發想並融入課程
空間專業者全校師生
9-10月
選擇再造示範地點
1.規劃具體可行計畫:設計內容,施工項目, 預算編列,執行方式(師生參與施作)
2.提出計畫,經審查通過後據以執行。
分期分區.
師生一起討論出優先執行的
地點
空間專業者全 校 師 生 社區民眾
10月
校園美感環
境整體計畫定案
1.選定方案
2.將選定方案繪製成整體校園美感環境規劃圖,並簡要說明各區改造項目與內容
師生參與決策
納入校務發展計畫
空間專業者全校師生
10-4
實際改造
1.簡易部分: 專業工班帶領師生與社區居民一起施作
2.專業部份: 由專業師傅施作,師生可做觀察與記錄
讓師生及社區 民眾一起參與 實做過程
全校師生社區民眾
5月
驗收與結核
依照一般驗收與結核程序處理

行政人員
6-7月
成果展示與慶祝
舉辦落成典禮,邀請社區居民一起同歡.
一起分享拱同
全校師生、

四、課程、活動及教學結合與融入
(一)    融入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課程:藝文課帶領學生觀察、參與規劃、參與彩繪及創意手作、校園生態藝術寫生等,讓內灣成為處處充滿學習之寶、處處充滿發現之美。
(二)    藝術與生活課程相結合:老師帶領學生共同體驗,探索學校校園的美觀及不美觀之處、景觀潛藏的危機、景觀改造藝術與生活環境結合後產生的悸動,讓學生了解當環境加入些許景觀設計改變後,能夠對周遭生活空間及校園環境產生不一樣的視覺效果及不同的心情感受。藉此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力,陶冶藝術氣息。
(三)    語文課程的融入:以「希望森林」為主題,透過五感教育啟發學生創意,進行文創小卡設計比賽,激發學生美學創作技藝。
(四)    資訊課程融入教學:舉辦彩繪牆攝影比賽,透過數位相機或平板攝影,再透過電腦修圖,提升學生數位學習興趣與技能,一舉數得
(五)    生態課程融入教學:把廢棄不起眼的課桌椅再造,重新賦予新生與美麗,就是最直接的生態教育。生活中處處充滿廢棄或不再使用的器材,只要多一點用心、多一點想像力,就能創造出簡單生活美學。利用現有環境角落打造生活的實踐地,若能將社區環境、產業、文化意象校園融入環境,也是校園社區化改造的另一可行方向。
五、相關資源整合及配套措施。
    資源整合:整合校內外資源
(一)    全體師生及家長共同參與:透過課程帶領學生共同參與設計
(二)    社區發展協會:本校學區有二個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學有專長,熱心服務,且正在進行農村再生計畫,希望學校能共同經營改造成為社區特色學校。    
(三)    藝術家-詹自強老師,為本校外聘藝術家,是木作手創藝術家及「小鎮的溫柔時光」文創市集發起人,熟悉卓蘭鎮歷史文化、地方人文,因此邀請協助規劃本校環境美感再造計畫。
(四)    藝術家-王智誼老師,為本校外聘藝文鐘點教師,協助本校藝文教學。
配套措施:
(一)    邀請學區內具藝文專長家長、社區人士,定期協助學校檢核與規劃校園景觀。
(二)    集合家長擔任志工,共同維護校園清潔及景觀。另安排故事媽媽定期在彩繪牆前小舞台說故事。
(三)    參與社區發展協會農村再生計畫,並結合資源打造社區特色學校。
(四)    積極籌畫各項計畫成果展演,創造學生表演舞台,激發學子創新能力。
六、執行進度。
執行流程甘特圖
工作項目
107年度
1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啟動



















執行小組成立



















推動計畫擬定



















校園美感環境現況檢討分析



















議題與規畫方向確認



















校園美感環
境規劃方案發展



















選擇再造示範地點



















校園美感環境整體計畫定案



















實際改造



















驗收與結核



















成果展示與慶祝




















七、後續管理維護機制。
    為使所設置規畫的美感學習角落充分展現應有的功能,並做好環境維護管理,後續管理維護機制更顯重要。因此本計畫採用定期與不定期管理維護兩種同時交互進行之方式實施:
(一)    定期管理維護機制
    每年定期聘請專家,檢視本計畫所設置的作品或綠美化是否維持應有的功能,同時進行維護或保養,以維持其功能。
(二)    不定期管理維護機制
    為增加學生參與程度,同時提高本計劃之教育功能,本校將召請退休教師或社區家長擔任美感學習角落再造志工,維護並利用美感學習角落,使其發揮最大效益。
玖、預期效益
一、執行前預期成果: (以文字說明)
(一)    以美感角落為基礎,建立美感校園。
(二)    打造校園美感特色,擴展校園美感據點。
(三)    提升師生美感,發散美感創造能量。
二、關鍵績效評估指標項目:
    ()質化效益:
1.    創新校園空間美化,善加利用在地美學及產業資源,營造〝幸福內灣〞。
2.    啟發藝術與人文、閱讀創新教學模式,拓展學校境教功能,建構未來想像學習地圖。
3.    發展創新學校本位特色課程,整合在地文化資源,翻轉偏鄉教育。
4.    校園與社區連結,藝術與生活結合,發揮創意營造出開放活潑校園環境,共創學校與社區幸福未來。
    ()量化效益:
1.    對校園景觀環境的影響
        整體規劃改善校園空間美感、建設優質校園景觀、提供友善、可親近的校園硬體建
     設,提升環境教育成效。
2.    對校園教學環境的影響
        藉由環境美感及老舊設置之改善,將環境教育、美感教育及人文教育融入相關課        程中, 以延伸學習效果。
3.    對社區整體營造的影響
        參與式設計、融入在地特色,結合社區農村再生計畫融入校園改建,提供社區新的
    休閒活動空間,凝聚教職員工生及社區居民對校園的向心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